135倍放大“蛛絲馬跡”,揪出早期消化道癌的“狐貍尾巴”——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藍激光內鏡系統上線
一、概述
臨床中內鏡檢查包括普通篩查和精查兩種方式,臨床上對于普通患者進行篩查時,如若發現可疑病灶則可進一步精查,以明確病變性質。內鏡精查的意義主要在于通過色素內鏡結合放大內鏡觀察可疑粘膜表面的血管走形和腺管結構,對可疑病變進行有效鑒別,幫助內鏡醫生明確病變性質,診斷早癌。色素內鏡結合放大內鏡進行觀察的胃鏡精查方法-藍激光內鏡檢查,使內鏡醫生對診斷早期消化道腫瘤有了很大提高。
二、何謂藍激光內鏡
藍激光內鏡系統憑借激光光源的特性,能夠獲取更加明亮、清晰、深層血管的圖像,使得內鏡深入檢查黏膜表層微細血管技術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高分辨率放大內鏡的放大倍數可達135倍,介于肉眼和顯微鏡之間,可以清晰顯示消化道黏膜腺管開口和微血管結構的變化,能進一步提高消化道微小病變的早期診斷率。藍激光結合放大內鏡技術作為內鏡精查方法,為消化道早癌精確診療帶來更多可能性。
優點:與傳統內鏡相比,藍激光胃鏡用激光光源代替了氙燈光源,利用藍激光明亮清晰成像技術獲得高對比度圖象,增加聯動成像技術(Linked Color Image, LCI),更加突出黏膜色調的細微色差,讓黏膜顏色白的變得更白、紅的變得更紅,利于邊界清晰鑒別,對于早癌、癌前病變篩查、診斷有重要意義,提高了難以發現的腫瘤的早期發現。而“Blue LASER Imaging(BLI)功能”可以通過調整白色用激光和窄波段觀察用激光的發光比率,從而使得針對不同觀察目的、觀察部位的照明瞬間切換成為可能,突出顯示粘膜表層微細血管、粘膜Pit Pattern狀況。BLI采用激光為發射光源,融合了波長415nm和450nm的激光,對消化道粘膜的穿透性較傳統的氙燈要好,放大觀察除了可得到更為清晰的圖像外,還可顯示粘膜深層的血管結構,更有助于內鏡醫生發現粘膜表面的微結構變化,幫助內鏡醫生更好地判斷病變性質。
三、藍激光內鏡展示
(一)操作演示
四、展未來
憑借藍激光內鏡的高分辨率和內鏡的放大技術,對于消化道早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成為可能,并將會給更多的人們帶來健康的福音,我們也相信通過藍激光內鏡這一消化道早癌偵查利器,使我院消化道早癌診療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